百年百物,学百年党史第五期
2021/5/18
收藏此页】【关闭
关键字:党史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用声音致敬百年党史

让青春汇聚红色基因

国旗之下,讲好党史故事

礼敬历史,启迪当下,烛照未来

“百年百物,学百年党史” ,大家好,我是005号党史讲解员计算机部742班樊天宇。

1941年8月,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一场“大扫荡”。所到之处,屠杀村民、抢劫粮食、烧毁房舍,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无人道的“无人区”。

 9月23日,日军将矛头突然指向了狼牙山区。在飞机、大炮的轰鸣声中,日伪军约3500人快速向狼牙山地区扑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党政机关和当地群众约4万人,被围困在狼牙山区形势十分严峻,一场关系到数万群众生死存亡的战斗,在狼牙山打响了。

在当地民兵游击队配合下七连战士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在敌人上山的道路上埋好地雷,连长刘福山指挥三个排的战士轮番射击,交替掩护。于是,日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崇山峻岭之中,地雷不断爆炸枪声四处响起。

 9月25日上午,激战数小时后,七连伤亡过半,上午十点,七连按照作战计划分组撤退,然而追击的敌人就紧随在后面。要想摆脱敌人,必须有人断后,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七连六班。为转移群众和掩护主力部队,七连六班5个20多岁的年轻人: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把敌人引向顶峰的绝路。他们打光了所有的子弹,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最终无障可凭,无路可退的他们,选择把生命交给祖国的山河,五名战士纵身跃下、慷慨赴死。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两人因为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率先报道了五位战士的英勇事迹。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将马宝玉、葛振林等5人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我要讲讲之后发生的故事。

当几百个日军冲上山崖,发现和他们激战一天的,竟只有五个战士,他们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面对着五个战士跳崖的地方,深深地三鞠躬。

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的身影,从此,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那一年他们都才20多岁。
让我们在此一一铭记他们:班长马宝玉,21岁,河北蔚县人;副班长葛振林,24岁,河北曲阳县人;胡福才,28岁,河北保定容城县人;胡德林,24岁,河北保定容城县人;宋学义,23岁,河南沁阳县人。

幸存者葛振林的儿子葛长生,说过的一段话,让所有人震惊了。“我打小就在父亲身边,当年看《狼牙山五壮士》电影时,我都不知道父亲是其中原型。他在家里,没有跟我们谈过一次这件事”。这是真正的英雄,心怀天下,忘了自己。

当年幸存回归部队后,葛振林继续跟随部队征战南北,晚年的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关心青少年成长上。曾担任衡阳市20多所中小学校以及全国近200家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衡阳病逝,享年88岁。

1947年7月,得知家乡解放,宋学义带妻子回到了阔别8年的北孔村。回到老家的宋学义,始终没有透露自己就是狼牙山壮士。直到1951年,有人在残废军人名册中,发现宋学义的名字,才在北孔村寻访到他。

北孔村地处沁河南岸大堤的堤窝里,当时外号“百苦村”。一到夏秋汛期,河水就通过地下渗到堤外,地里汪洋一片。洪水退后,到处还是洇地皮水,一锨一个小水坑,井里的水都是苦的。

收秋种麦以后,地里泛盐碱白茫茫一片,回乡后担任村农会主任、政治主任的宋学义,带领全村人开始挖河排涝。暴雨天,宋学义观察水流流向、做记号,找人绘制排涝河渠图。大会动员、小会讲解、个别谈心,聘请技术人员作报告,向县里申请1万斤救济粮作为工程补助。开工时,宋学义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挥动钢锹……到1959年,宋学义带领北孔村群众,共开挖了南北3条排涝河,东西1条灌溉河,每条都是宽5米,长1000~2000米。随着广利总干渠的开掘,北孔乃至全沁南的水涝灾害基本得到控制,北孔村的粮食产量,也从亩产百十斤提高到七百多斤。

1960年起,宋学义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北孔人打机井、调整水渠,规划道路、平整土地,发展养猪业、建立农机站,筹资办电、兴办福利事业……

宋学义积劳成疾,于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我们不能忘却,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舍身赴死的英雄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革命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本色!他们的精神仍激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为纪念这五位战士,1942年晋察冀边区军民,自发地带着干粮和工具攀山崖,翻峭壁在海拔1000多米的狼牙山上,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但被日军用火炮击毁了。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上重修的烈士塔,题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通往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每一段台阶数量都是精心设计的。从第一段到第四段,台阶数分别是19、41、9、25,寓意着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日子。最后一段台阶有13级,拆开后为数字7和6,寓意着五位战士来自于七连六班。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授予3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之后,《五壮士之歌》、《狼牙山五壮士歌》等歌颂英雄壮举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英勇事迹也被收录进课本。

“百年百物,学百年党史” ,我是006号党史讲解员计算机部742班梁茁悦,感谢您的聆听。

学生感悟

战争是残酷的,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却是无比深沉的。这种为党、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努力学习、锤炼技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

——005号党史讲解员计算机部742班樊天宇

我仿佛置身于1941年9月24日的狼牙山,看到了七连六班五位勇士与敌人奋战到底的壮烈景象,体会到五位勇士面对敌人,临危不惧,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并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006号党史讲解员计算机部742班梁茁悦


版权所有©保定市职教中心©制作:计算机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312-3027053
地址:保定市百花东路515号 邮政编码:071000
电子邮箱:bdzjzx@bdzj.com.cn

冀公网安备 13060202000950号

经营许可证号:冀ICP备180169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