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心灵的航母
2010/3/22
收藏此页】【关闭
关键字:心灵

在全国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职教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锤炼学生品格的本领。掌握了相关行业的从业技能,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很好地适应相关工作。一名首先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会比单纯只具备过硬技能的毕业生更有发展前途。因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渗透相关的德育目标,把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品德高尚的人。

 首先,我们应该像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个人魅力发扬榜样精神,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与自身行为存在巨大的反差,会使道德教化的效果大大下降,甚至产生反作用。对学生一生道德选择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什么书本上的原则,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榜样效应对其内心世界引发的强烈震撼。教师应责无旁贷地从自身做起,树立起明礼诚信、情趣高雅的形象,以情操感染人、以作风影响人、以博学带动人,做恪守“八荣八耻”的表率。

接下来,在学生之间创造道德氛围,在其心中树立“我的地盘,我的责任”的旗帜。(即:“人人有责”的意识)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二便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难道不是吗?当我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空,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到震撼,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大,以及我们自身的渺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拒绝责任,选择逃避。

那么“高尚”、“责任”离同学们远吗?其实,这离同学们并不遥远,譬如: 吃苦耐劳、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关心他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当然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也就意味着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如果我们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也许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教育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艺术”,只要用心发现总有共鸣。

最后,教师在讲授专业技能时要不断地渗透相关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既掌握了技能,又掌握了相关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到随时随地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因势利导,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真正认识“教育无小事”的深刻内涵;树立“全员德育”的观念,凡是对学校和学生发展有益的事,没有份内与份外之分;坚信“榜样的力量”,正所谓“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塑造”!

保定市职教中心     杜洪丽


版权所有©保定市职教中心©制作:计算机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312-3027053
地址:保定市百花东路515号 邮政编码:071000
电子邮箱:bdzjzx@bdzj.com.cn

冀公网安备 13060202000950号

经营许可证号:冀ICP备180169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