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又读起《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的,重阳节又来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所以重九也叫重阳。相传东汉时期,恒景的家乡汝南县发生瘟疫。他的爹娘也死在这场瘟疫里。所以他拜在仙人坐下学艺。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仙人赐给他茱萸和菊花酒。他把菊花酒和茱萸分给大家,瘟魔便不敢近身。他自己与瘟魔决斗,战胜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重阳节也是众所周知的老人节,还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我为父母做了一次饭。这天,我早早起来前往集市购买新鲜蔬菜,最终选定了西红柿,茄子和紫菜。临近中午时,我开始凭借我多年的做饭经验有条不紊的操作起来。不一会儿,西红柿炒鸡蛋,醋溜茄子,紫菜蛋花汤便被我端上饭桌。父母下班回来,感动的泪流满面,尤其是不善言辞爸爸,直说:“这姑娘没白养。”我听了心里除了自豪外,更多的却是心酸。
中国是一个节日的国度,古老的历史孕育了节日的灵气,朴实的人民培育出节日的魂魄。节日的国度是五彩斑斓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的淳朴,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节日的国度是诗情洋溢的,但更多的,却是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