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
从2015年起,国家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同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2021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节选)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的意见》(节选)
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改革的意见》(节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节选)
1
推进职普融通
以保定市部省共建市域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前期经验为基础,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实验班培养学生以服务本地优秀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学生选拔增加面试或技能测试环节,可与“3+2”“3+4”高等教育贯通培养相结合。实验班教学以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为依据,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前半段以文化课程学习为主,适度设立专业技能课和职业指导课;后半段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禀赋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方向,促使学生多样化成才。
2
深化产教融合
优先选择我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3
促进科教融汇
职业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要围绕区域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领域,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研发,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4
建立贯通培养通道
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含“3+2”贯通培养)。探索京津冀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3+2”跨省市联合培养。扩大“3+4”培养规模,探索中等职业学校与职业本科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贯通培养模式。职业本科学校招收“3+4”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达到30%以上,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生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应用型本科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生的比例稳步增加。积极开展“2+2+2”(中职+企业+高职)分段培养人才试点。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稳步推进职教高考制度改革。
5
支持校企深度合作办学
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实践中心,服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
保定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节选)
到2022年,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与保定产业结构相匹配,与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适应,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骨干、职教本科为牵引,产教深度融合,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具有保定特色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到2023年,政府统筹、部门协调体制与投入机制更加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对接精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4年,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整体实现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一批职业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更加明显,职业教育成为保定乃至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